- 現在位置:
- 首頁
- 學習問題探尋
- 學習策略與技巧
對症下藥,讀書缺乏幹勁三大因素
因為需要休息
在學習時,我們往往會將提不起勁的原因歸咎於「自己太鬆懈」、「自己不夠努力」,甚至進一步有「只要撐過去就一定能成功」的想法。但事實上,如果學習的時間過長,這就有可能是我們大腦內的機制接收到「想要休息」的訊號,要是忽略這個警訊而強迫學習,最後反而會產生事倍功半的反效果。
我們大腦有許多區塊並無法作出獨立判斷,就以調解我們生理時鐘與體溫的下視丘為例,雖然它很容易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而發生變化,但對於「身處多大的壓力」這點卻無法感應。換句話說,當大腦某些區塊處於不佳的狀態時,全都可能會以「缺乏幹勁」的方式呈現,而這時我們應該順其自然地接受,並藉此視為休息的最佳時機。
而既然缺乏幹勁與身體暨大腦狀況有關,也就是說,那同樣會有時有時無(時好時壞)的情形出現,這是非常正常的事,不必特別為此感到不安。
因為缺乏運動
有些人每逢假日會特別缺乏幹勁,而這個原因有可能是單純的「缺乏運動」。運動與大腦的發展息息相關,我們的大腦是祖先在走路時發展出來的,所以它也需要一個運動的身體去支持。更直接的理由是,運動能增加大腦海馬迴中的血流量,而海馬迴又與記憶的形成有關。
我們平時不論是上班或上學,至少都會有短暫的通勤活動時間,但一到假日可能連這些最基本的活動都沒有(特別針對整個假日都在唸書的學生)──對大腦來說,有時「運動」是它最好的休息方式。
因為無法理解
「因為無法理解學習內容而缺乏幹勁」,這是許多人都有過的經驗,只要學習變得毫無進展大腦便會自動降低幹勁,並藉以保存必要的能量。在這種時候,我們可以回頭複習已經學過的內容,從根本打好學習基礎,解決長期累積下來的疑惑難題便可能迎刃而解(即使無法解決,至少在讀書時間內也並非毫無作為)。
要注意的是,回頭複習時可能會受到「為什麼我無法理解」的自尊心、以及「為什麼我沒有進展」的焦躁感的影響,不過,只要明白可能會產生這兩種情況,造成的影響就能夠降到最低。同時,將復習當作「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」也是非常正確的想法,畢竟記憶本來就需要不斷地復習。
資料來源:waknow 我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