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現在位置:
- 首頁
- 學習問題探尋
- 育達讀書技巧
課後複習避免遺忘的技巧
(一)學習是持續的流程中斷愈少,效果愈好:
1.日常學習的預習工作是學習前的準備工作
2.日常學習的聽課是採集資訊的知識過程
3.日常學習的複習就是把採集的知識進行整理、儲存和使用的過程
(二)複習的種類:
1.課後立即複習
2.回家作單元複習
3.總複習(包括:期末和統測或學測的總複習)
(二)複習的目的:
1.為了防止知識的遺忘
2.為了建構知識網路: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過去學過的知識連繫起來,串成網路與知識體系
3.為了運用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(三)課後複習的方式:
1.看教材或看筆記
2.做練習
3.反思反問
(四)課後複習的具體流程:
1.Step 1:下課後即時在腦中放頭腦電影:
(1)下課後立即要做主要科目的複習(即先放上課的頭腦電影)
①回顧上課時老師的說明觀念與解題思路與過程和重點、難點的解題方法與技巧。
②遇到想不起來的地方可以翻開教材或看上課筆記看一下
․如果你認真注意聽課,很少會有想不起來的地方。
․想不起來的地方就是課堂上沒理解的地方(漏洞),必須先求理解再求記憶。
(2)放頭腦電影的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鐘:流暢地回想一下即可
․但如果無法順暢回想就必須從頭到尾看一遍教材
2.Step 2:回家後限時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:
(1)做作業的目的:
①運用剛才上課學過的知識和解題方法,試著解決問題的過程,這是課後複習的最重要方式
②做作業可以讓你發現知識的漏洞並及時彌補;也可以強化知識和技巧;也可以有效地重組知識結構。
(2)不良的做作業習慣:
(如果有以下任何一個習慣,都必須完全改掉)
①拖拉,邊做作業邊吃東西。
②邊做作邊想其他事情,如:邊做作業邊聽音樂。
③坐不住:一會兒上廁所,一會兒找東西等。
④遇到難題就放棄,每次都從第一頁開始。
(3)高效的做作業方法:限時完成作業
①如何確定要作多少時間?可參考統測該科目的考試題目數量和考試時間,除一除就知道
②設定時間與鬧鈴把做作業當成一次考試限時完成,能讓你注意力集中、思維敏捷。
③如果做作業做不出來或經常出錯,這表示你有科目知識的弱點與漏洞,必須及時回頭補救-以免小洞不補成易大洞
․補救方法:自己再讀一次、問別人、看VOD接受個別輔導
3.Step3:反思和探索:
(1)反問反思:是一種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自問自答的方法
(2)從反問反思中能使自己的理解能力更上一層樓。
(3)需要「反問、反思」的情況:
①對出錯或做不出題目要反問反思:
․對照正確的解題方法,先自問:
「我為什麼會出錯?」
「我做題時的思路是什麼?」
「在哪個地方思路被堵塞?」
「有什麼有價值的啟示?」
․再依問題回答答案便OK
②對典型重要題目要反問反思:
․無論是否做對,都要問:
「這道題考了哪些知識點?」
「這道題運用了哪些技巧?」
「這道題有其它解法嗎?」
「有什麼有價值的啟示?」
③對課堂上的疑點要反問反思:
․疑點是知識平面上的漏洞與弱點,要及時「縫補」才能銜接
․也要同時思考「我為什麼會在此處出現問題?」
④課堂上靈感閃現的重點因課堂時間限制來不及深思也要反思
(4)課後一定要主動探索反思上述四項重點:
目的:
①可以收穫到知識上的理解、建構全面性知識
②更可以培養自己的問題索解能力。